【冷知识】奏折制度清朝顺治年间,清朝灭亡才废止呢, 奏折,也称折子、奏帖、折奏、奏本、题本、揭贴,是重要官文书之一。它始用于清朝顺治年间,以后普遍采用,在康熙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接下来就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冷知识】奏折制度清朝顺治年间,清朝灭亡才废止。
由于奏折是清代雍正以后最重要的官文书,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概括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所以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及其他一些单位的七十多万件朱批奏折和百万件录副奏折,已成为研究清代历史最重要的原始资料
奏折用纸多为榜纸、本纸和毛边纸,统称素纸,均为竹纸。当时宣纸名贵,臣僚平常缮写呈奏用不起,也没有那么多宣纸可供。奏折高一般为22cm,横宽为10cm;
另有一种小密折,高仅14cm,宽7cm。奏折每幅六行,左右两幅称为一扣或称一开。每扣12行,每行计20个字,低两字为平格,实写18个字,余两字作抬头之用。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冷知识】奏折制度清朝顺治年间,清朝灭亡才废止,不知道大家还喜欢吗?记得点击收藏本站,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更新。